一棟是“番仔樓”,大樓別具“南洋”風格,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式建筑,結構優雅大方、雕花刻葉、古色古香……
一棟是中式四合院,院內木雕雕花精美,屋檐下,木雕燙金依舊閃閃發亮……
而這老宅,目前就住著陳亞變一家。這座名為“永隆居”的老宅是他的爺爺陳好椅于1924年建的,總面積約9畝,由兩棟建筑構成,即一棟中式四合院建筑和一棟番仔樓。
永隆居別具“南洋”風格
四合院里的雕花精美
走進那番仔樓,只見大樓的立面浮雕精美,為中西結合式,屋頂正中朝天欄桿裝飾,中間放有西洋鐘。現鐘已經損壞,只留下一個圓孔,但其四周的雕刻依舊清晰可見。這番仔樓長約70米、寬約12米,雙層建筑,內有24間房間。“番仔樓”,是百年前漳州人漂洋過海,拼搏奮斗最真實的歷史見證。
據陳亞變介紹,他爺爺陳好椅于20世紀初,到緬甸仰光開米店。據稱,有一次,米價猛漲,商販打電話想跟陳好椅買米囤貨,而陳好椅當時小解去了,錯過了電話,商販以為陳好椅也得知漲價消息,故意不接電話。隨后再次來電并且用多一倍的價格買走了陳好椅的米,而他陰差陽錯地多掙了一大筆錢。而后,他便用當時賺來的錢蓋了永隆居。
番仔樓于1950年租借給龍海教育局用來當教室。鳳山村、鳳林村、過田村的孩子都在這里讀書,直至1985年才搬走。
現在,省道208復線將穿過鳳山村,洋樓將面臨拆遷。陳先生說,洋樓東側部分房間8月份將被拆,他希望洋樓能完整地保留下來。
漳州文史學者江煥明介紹,番仔樓的風格是模仿西方巴洛克風格,但卻不只是簡單的模仿,也融入了中國傳統元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