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從3%到11%,營改增后,關鍵是要拿到進項抵扣,即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。”5月28日,山東天齊置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(下稱“天齊集團”)稅管部經理龐升光對記者說,現在,企業都在研究政策,瞪起眼“搶稅”。
有的投入難以取得“專票”
天齊集團的總部在淄博,擁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。4月30日以后,集團省內外市場新開工工程40多萬平方米,80%按一般計稅方法的營改增政策要求簽訂了合同。
5月1日以來,開出增值稅普通發票302份,增值稅專用發票42份,新項目按進度收回工程款1筆,開出按11%繳納增值稅的增值稅專用發票3份;從供應商處取得可抵扣進項的增值稅專用發票621份。
經核算,單項目稅負4.2%左右,企業實現留抵稅額16余萬元。短期內,比原來3%的建筑業營業稅要高。
龐升光說,雖然稅負短暫升高,但隨著將來企業管理的精細化和行業更趨規范,進項發票實現應取盡取,還是可以做到稅負“只減不增”的。
為了爭取規模效益和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,天齊集團從前年開始對主要材料采購建立起集團集中采購平臺。集團淄博區域財務部劉玉厚經理介紹,即便是這樣,集中采購目前只覆蓋了一半左右的投入項,很多投入難以取得“專票”。特別是石子、沙子等材料,往往只能從當地個體戶手里買,對方只能開增值稅普通發票,無法抵扣。這部分地材占全部建安成本的4%-5%。
另外,五金、簡單工具等用量少、品牌集中度比較低的材料,經營者多以門市部形式存在,多為小規模納稅人,請稅務部門代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只能抵扣3%。還有,勞務費也無法實現抵扣。
營改增將改變企業架構
劉玉厚說,營改增的到來,會讓企業有動力提升機械化程度,實現“機器換人”。因為購買、租用機械設備都能按17%抵扣。比如混凝土澆筑前的支模工序,目前天齊集團盡量用成型模板,減少工人現場工作量。在他看來,營改增對行業整合也存在利好。
不規范的小隊伍購買材料不規范,誰便宜用誰的,無法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,11%的稅負將逐漸把他們淘汰。另外,分包、掛靠行為也將被抑制。
營改增對建筑企業的架構也將帶來改變。因為增值稅下,以子公司名義取得的發票因不符合“三流一致”的要求,總公司將無法抵扣。所謂“三流一致”,指資金流(銀行的收付款憑證)、票流(發票的開票人和收票人)和物流(或勞務流)相互統一,即收款方、開票方和貨物銷售方或勞務提供方必須是同一個法律主體,而且付款方、貨物采購方或勞務接收方必須是同一個法律主體,如果三流不一致,將不能對稅款進行抵扣。天齊集團的收支業務目前都以集團公司名義辦理,構成了完整的抵扣鏈條。省工程建設標準定額站總工程師王兆健認為,子公司變分公司,全集團一盤棋,將成為一個趨勢。
龐升光說,讓建筑施工企業苦惱的是,現在建筑市場競爭激烈,個別房地產開發企業無視政策規定,曲解計價取費辦法,明明含有甲方供材,卻執意把材料費算到施工方的營業額中,讓施工企業承擔全部稅負,呈現出“爭稅款”的局面。建議政府對政策不明確的地方應加緊出臺指引,明晰政策標準,行業主管部門也要加強監管約束。
建筑業整體上仍粗放經營
姚進是煙臺某建筑公司的財務管理人員,因公司在外地有項目,他長期出差。而在5月之后,他頻頻被召回公司總部,參加各種關于營改增的培訓會。在新政剛剛開始實行的背景下,“進項抵扣”成為擺在姚進和他的同行面前的一個難點。
“整體來說,現在的建筑業還是粗放的勞動密集型產業,其成本組成主要分人工、材料、機械、其他直接費和間接費等5大部分,在這當中,每個環節都一定程度上存在進項不規范的情況。”姚進說。
以人工(勞務)費為例,這塊費用大約占項目總成本的百分之二三十,但之前都很難開具勞務發票,多以發放工資的形式直接列支。材料費的情況相對較好,但是供貨方有很多小規模納稅人,增加了取得進項抵扣的難度。
由于管理規劃還沒來得及調整,也使得部分企業出現了短時間內負擔“不降反升”的情況。以姚進所在的企業為例,他們估算稅負有可能增加2%-3%,甚至更多。
“營改增后,推動企業經營管理模式的改革,也是政策調整的一個出發點。”在為煙臺建筑企業進行營改增培訓時,業內專家、注冊會計師李志遠曾表示。
目前,企業改革的步伐也開始加快。姚進所在公司內部已經明確思路,以后尋找合作方的時候,多與一般納稅人合作,盡可能多的明確進項稅,以此來抵扣銷項稅。
漳州工程資源共享群:fjzxdb
3分鐘建筑新聞:漳州市、福建省等最新動態、建筑工程信息等
長按上圖二維碼3秒予以關注。